Netflix今年金球獎影視雙管齊下,推出一堆精彩作品,企圖爭取大獎,可惜在電影類還沒能成為大贏家,但電視類一如預期出盡風頭,「王冠」、「后翼棄兵」連連獲獎,氣勢遙遙領先其他平台與頻道,打得昔日龍頭HBO只能靠迷你影集視帝「他是我兄弟」馬克魯法洛留住唯一一座金球。
- Mar 02 Tue 2021 03:13
Netflix 橫掃金球電視獎 電影類成績還是不理想
- Feb 27 Sat 2021 13:15
【電影】我的美式少女時代 必看的13部青春校園女生電影
- Feb 27 Sat 2021 01:18
業績撐腰食品股表現佳
工商時報【許庭瑜、陳昱光╱台北報導】 周三台股還是沒能收紅,多數類股族群也僅小漲小跌,沒有太大表現,唯獨食品類股指數異軍突起上漲0.94%,並以大成(1210)、統一(1216)、卜蜂(1215),與佳格(1227)等業績成長股表現最佳,昨(11)日漲幅都達到1%以上。 此外,單從漲跌幅來看,食品族群為昨日盤面最強類股,而且從技術線型來看,食品類股指數也相對抗跌,台股這波修正下來,跌幅已經逾5%;反觀食品指數在經過昨日的反彈後,跌幅已經收斂到2%以下。 這波大盤回檔修正,幾乎所有類股都難置身事外,可是觀察到這幾檔食品股,卻彷彿身在颱風眼無風無雨,其中飼料與雞肉股特別強勢,例如卜蜂股價還繼續向波段高點挑戰,準備挑戰去年4月前高,加上去年大方配息2元,創歷史新高,殖利率將近7%,也屬於高殖利率概念股。 康和證券研究部分析師姚君達表示,大成跟卜蜂今年來股價表現都不錯,很大一部分是受到飼料價格好轉利差擴大所帶動。此外,由於這陣子大陸對豬隻的供給出現短缺,造成豬肉價格大幅上漲,對於替代的雞肉需求也將會增加,飼料價格有撐。 其他食品股基本面也有好成績,像是營養食品股佳格4月營收月增12%,在大陸市場持續成長的帶動下,對今年營運看好;而飲料股泰山則是進入夏日旺季,加上4月也推出新產品,第二季營收可望跟氣溫一起升高。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,第2季為觀光、食品族群旺季,除了有端午連假、夏日消費商機等題材,食品股也受到麥當勞股價衝上新高激勵,基本面及消息面都有利多;下周五(20日)台北世貿旅展開展,以及520後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可望逐漸回升,有利觀光族群表現,短線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反彈。
- Feb 25 Thu 2021 22:24
張宗憲聯手辛特力砍47分 富邦勇士主場退攻城獅
- Feb 25 Thu 2021 20:59
台東美食.一個人的產地餐桌.大陸婆婆麵食館-台東美食新聞網-新…
- Feb 24 Wed 2021 01:55
[新聞] 台灣大賽》頂替張志豪扛先發林書逸:抱
新聞來源:自由 新聞標題:台灣大賽》頂替張志豪扛先發 林書逸:抱必死決心 新聞內容: 〔記者林宥辰/台中報導〕中信兄弟主戰中外野手張志豪球季末傷到腹斜肌,雖然經過評估 後,台灣大賽可出賽,但教練團考量其狀況,首戰仍舊安排他代打,先發中外野手則安排林 書逸,這是他生涯首度在台灣大賽擔任先發。 林書逸說,既然有機會就盡量把握,不會管先發或是替補。他說:「總共最多才7場,是沒 有退路的短期賽。教練也說,不能只以平常心來看待,高張力的比賽,要抱持必死決心、像 上戰場一樣。」 為了模擬高張力,晚上自己在宿舍有揮棒習慣的林書逸,還聽取心理師建議,戴上耳機、放 起球場邊應援、觀眾加油吶喊的背景音樂練打,他說,模擬比賽情境,對心理有幫助。 新聞網址:https://reurl.cc/Y6GZD0
- Feb 23 Tue 2021 19:03
WBC/無退路以色列派守護神先發戰日本
經典賽(WBC)八強複賽,以色列隊台北時間稍後晚問6時將迎戰日本隊。以色列要晉級四強,已無退路,今晚之戰非勝不可,因此排出Josh Zeid先發,已二連勝的日本隊則由千賀滉大主投。
今天稍早荷蘭隊提前7局14比1「扣倒」古巴隊,古巴隊三連敗遭淘汰,荷蘭隊二勝一敗,已搶到有利位置。
- Feb 23 Tue 2021 18:34
【FF7重製版】分歧路線判定規則(第9章、第14章、第18章 ...blog.xuite.net › eternalwi
- Feb 22 Mon 2021 22:54
梁靜茹戀總裁新歡3個月 價值觀大不同切了
梁靜茹去年認愛「畢加索國際企業」的總裁林達光,豈料時間約莫3個月之際,她突然在IG的限時動態發文「世界上的任何關係不強求,個性不合的好聚好散」,抒發心境的內容遭疑感情生變,令人憂心。
- Feb 21 Sun 2021 21:58
[討論]日本進口+TOYOTA是否光環黯淡了?-看板car-批踢踢實…
這陣子RAV4漏水的事件炒得沸沸揚揚的 幾乎是來逛一下車版就可以看得見 甚至目前官方的說法,看起來也沒辦法讓人滿意 https://www.ptt.cc/bbs/car/M.1604015334.A.4DE.html 只是不禁會讓人多做聯想…… 從RAV4在2021年式漲價開始,就有聽到是為了「讓路給Corolla Cross」的說法 如果再以RAV4這樣的漏水始終未獲得解決 Corolla Cross剛好又賣得嚇嚇叫的話,是不是剛好就讓和泰如願了? 用力賣國產的Corolla Cross更好,反正RAV4的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 因為「日本進口」就不再是唯一的選項,反正「品質超越日本」都可以變成和泰的口號 詳見:https://speed.ettoday.net/news/1839815 未來也許日本進口+TOTOTA就不再是在台灣銷售的票房保證 但話說回來,這幾年日本進口的災情也真的是多到幾乎每家都中獎過啦! 像是Mazda車主們最近又準備開團提告 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76&t=6222167 Vitara生鏽都可以蓋成大樓,記得從前可是CR-V的專門科XD 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77&t=6116382 即使是國產的日系車,也都有些狀況 這個蠻新的,連Kicks都有漏水的疑慮 https://www.ptt.cc/bbs/car/M.1604853341.A.6EC.html 相較之下TOYOTA的國產車確實妥善率一直都不錯,用力搞好國產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畢竟日本進口已非從前的品質保證了,搞不好都快跟修車上課的歐系差不多 這樣的結論讓人有點灰心啦!有種刻板印象被顛覆的感覺 日本進口車是不是真的都碰不得了呀? TOYOTA的其他日本進口車會不會有更多隱藏未爆地雷?